* 专业要求:
* 职位描述: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25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简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原空军总医院、原航空医学研究所等单位调整组建,地处北京市阜成路28号、30号。占地面积420亩,建筑总面积71.3万平方米。中心共有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13个全军临床重点专科和医学专科(专病)中心、26个专业实验室,科研医疗设备总价值约15亿元。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空军高层次人才55名,技术3级以上专家10名,中央和中央军委保健会诊专家11名,任军地学术团体副主委以上职务34名,研究生导师183名。
一、招收类型及专业
中心目前招收科研型及临床型博士后,涵盖特种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详见附件),招收名额不限。
二、申报条件
1.年龄应当在35周岁以下,对申请进入临床医学领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站年龄可以放宽至40岁。
2.获同等学力博士学位人员申请博士后的,应当在近5年内以第一作者(排名第一)发表SCI论著1篇(IF≥3)或SCI论著累计IF≥5或经专家组认定为同等水平的其他科技成果。
3.申请临床型博士后的还须通过中心组织的入站考核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考试。
三、薪资待遇
1.薪资标准:基本年薪27-32万元(税前),按月发放,五险一金按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标准缴纳。
2.科研经费:根据科研任务需要,中心给予10万元左右科研经费资助;在站期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在原有科研经费基础上,中心按50%予以配套经费支持。
3.生活保障:提供公寓住房;地方人员工作餐补助标准享受中心聘用人员同等待遇;可按规定办理进站和出站落户;享受年度健康体检、探亲休假、子女入学等福利。
4.出站留用:军官可纳入中心选调计划优先考虑;地方人员符合规定条件的,可直接引进为军队文职人员。
四、出站条件
须在站期间以第一作者(排名第一)、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为通讯作者单位发表 SCI论著 1篇(IF≥5)或 SCI论著累计 IF≥8,或经专家组鉴定科技成果在为部队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或经专家组认定为同等水平的其他科技成果。在站期间以第一负责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可不受发表论著限制。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孙老师
【联系电话】 010-66927029
【邮箱】1371171701@qq.com抄送邮箱:bs_haojob@163.com(邮件主题标明为“姓名+申报导师姓名+硕博招聘在线”)
【资料下载】请电话或邮箱联系后,获取相关报名资料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28号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招收方向
序号 | 合作导师 | 专 业 | 研究方向 |
1 | 罗正学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航空医疗救援 |
2 | 贾宏博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飞行中空间定向 |
3 | 徐先荣 | 耳鼻咽喉科、睡眠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学 | 临床航空医学 |
4 | 王恒湘 | 内科学(血液病) |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再生医学 |
5 | 伍骥 | 外科学(骨外) | 脊柱、关节外科,创伤外科 |
6 | 郭小朝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人机工效(3D清洁) |
7 | 刘晓鹏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人机与环境工程 | 低气压,缺氧防护,航空人机工效 |
8 | 杨柳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飞机认知效能脑机制与智能化评估训练 |
9 | 余文斌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噪声防护与效应 |
10 | 钟方虎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航空医学 |
11 | 焦志刚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航空卫生、飞行作业负荷、航空营养 |
12 | 宁守斌 | 内科学(消化系病) | 小肠疾病诊治 |
13 | 杜俊杰 | 骨科学与神经外科学(脊柱外科) | 脊柱脊髓损伤、救治与康复 |
14 | 韩勇 | 外科学(胸腔外科学) | 肺部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
15 | 刘勇 | 眼科学、航空航天医学 | 眼底疾病、眼视光学、航空航天临床医学诊治、视光学及眼科仪器(检查、训练)研制验证 |
16 | 马楚凡 | 口腔医学(口腔修复) | 口腔修复、口腔种植 |
17 | 柯杰 | 口腔临床医学 | 口腔正畸、口腔修复 |
18 | 何文喜 | 口腔医学(口腔内科学) | 牙体牙髓病、分子生物学方向 |
19 | 刘玮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美容皮肤科学 |
20 | 蔡宏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皮肤激光医学和再生医学 |
21 | 叶超群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肌骨康复与中枢机制研究、神经康复与中枢可塑性研究、规范化康复指南制定 |
22 | 李相生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人工智能影像、脑功能影像学 |
23 | 姚克纯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心肌超声造影 |
24 | 王颖杰 | 肿瘤学、材料学、分子生物学 | 肿瘤放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抗肿瘤生物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
25 | 马越云 | 临床诊断学 | 感染免疫 |
26 | 袁海龙 | 中药学 | 中药难溶性成分纳米晶给药系统研究 |
27 | 赵领洲 | 口腔临床医学 | 抗菌、抗肿瘤和促进组织再生的响应性纳米生物材料 |
来源:硕博招聘在线